夫人们坐车走了之后,杨凡特意抽出时间,约铁曼出去走走。
铁曼十四岁来到杨府,一直在书院女子学院读书。一晃时间过去三年多,她今年都十八岁了。
杨凡打下归化城后,曾经和张世泽去过顺义王府游览。他还特意去了铁曼的卧室和书房看看。还被张世泽嘲笑了一番。
当年,她虽然被迫离开王府,已经被送去哈拉沁,但是,王府里的仆役和摆设都没有动。和她住的时候一模一样。
杨凡还和伺候她的仆役等人,聊了聊王府的旧事和她的人生经历。
杨凡惊讶于她的寝室的布置陈设,更像一个汉人的千金小姐的闺房。
铁曼的乳母是一个汉人的大家闺秀出身的女人。她被掳掠到土默特之后,因为读书识字,被安排给公主做奶妈。铁曼的性格和汉学的文化水平,都受到了这个女人很深刻的影响。
这里的墙壁上,虽然也挂着角弓和刀剑,地上铺着熊皮。但是拔步床和幔帐,桌椅、书架、多宝阁、衣柜、箱笼、铜镜都是红木材质的明朝式样。
她留在这个小院的生活用品和衣服,也大多是汉人喜欢的小东西,衣服是丝绸和细棉布材质的。
尤其是看到书房里,满满的好几个书架的汉文书籍后,杨凡觉得,自己和她应该是可以沟通的。
杨凡精熟蒙语,常年在蒙古地区带兵,他的下属也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蒙古人。他十分熟悉蒙古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。
因为他在蒙古地区,采用蒙古人的生活方式,和部下打成一片。同吃同住之下,他的蒙古下属似乎忘记了他是汉人。
也没有把他当成是不同的民族来看,相处十分融洽。
过去几年,杨凡工作之余,偶尔也会去书院。
去看看这个自己的小娇妻。虽然,一直没有收纳她,但是,培养一下感情还是必要的。至少不能不闻不问,这个小姑娘可是有安三溪做靠山的。
自己至少不能让安三溪寒心。总得多关心一下他故主的女儿。
安三溪作为王爷的侍卫长,在小王子和小公主小时候,教导他们骑马、射箭、格斗。带他们出去玩。这俩孩子是安三溪带大的,和他们兄妹的感情很深。
铁曼喜欢喝高度白酒、吃烧烤,喜欢驯服烈马,还喜欢打网球。
书院的网球场上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。
但所有人都知道她的背景和底细。尽管她逐渐出落成了一个充满了青春气息的美少女,也没有人敢来追求她。
书院的文化是一个比较贴近于后世的地方。
杨凡鼓励学生们自由恋爱。他总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处,试图改变这些人身上顽固的大明思维习惯。
这里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他的家奴出身。这个时代,家奴的婚姻是当家夫人指配的。并不依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。
不过,涂山月那么忙,哪有时间和精力管理下面几十万户人家的适龄子女婚姻问题。现在估计家奴都有三十万户了。就是佃户都有二十多万户了。
根据崇祯三年底,杨府民政处户籍科统计的数据,现在即使匠户(工人和手工业者户口)都有十万户了。他们是杨府工厂的中坚力量。
商户也超过一万户了。他们是杨凡在各地开设各种买卖和运输体系的员工。
所以,杨凡干脆鼓励学生们自由恋爱。
等形成了风气,再推广到下面去。他不认为杨府不管,让他们的父母来管更好。因为,这个时代婚姻主要考虑利益联合。容易形成地方宗族势力。
如果是自由恋爱,就可以持续的分化大姓的势力。
迪化城外,积雪早已消融,牧草青青。
杨凡和铁曼,还要刚刚被送来的杜尔伯特小郡主,骑着马,缓慢走在草原上。一个中队的骑兵远远的散开在四周,他们既要避免打扰到老爷和铁曼夫人,也要做好安保工作。
乌兰托娅今年十五岁,正是花朵一样鲜嫩可爱的年纪。
她有些奇怪,按说草原上的习俗,她被部族献给征服他们的大汗,当晚就会被送进杨凡的卧室。可是,她却被送到公主的别墅里。
而公主都跟了杨凡三年多了,到现在还是处子。独居单独的别墅。
“我记得,你在书院是学医的吧。”杨凡并马和铁曼、乌兰托娅漫步走在草场上。
“我学的是兽医专业,并不是给人看病的。”铁曼说道。“我当时觉得草原上最缺的就是兽医。我还兼修了华夏简史和草原史专业。我对历史感兴趣。”
杨凡点点头,蒙古人就是吃了文化的亏。他们除了一部《蒙古秘史》,几乎没有别的史书了。这部也不算是历史专著,更多像是诗篇和民歌题材、传说故事题材的合集。
他知道,铁曼心里的顾虑。
毕竟他是汉人,思维习惯是不一样的。她试着融入他的世界,能和他和谐的生活。所以,她试图通过历史来了解两个民族的不同。
杨凡笑了笑,说道:“其实从根源上看,蒙古人和汉人也是有血缘关系的。汉人最早是从古羌族里出来的。大概两万年前,古羌族在青海分裂成两部分,一个东进陕西,一个南下臧地。”
“东进的那一支就是后来黄帝的部落。南下的那一支就是臧人。汉藏是一个语系,说明他们本是一个同根同源的民族。语言都是一样的单音节字。虽然语言读音不一样。但语法结构大同小异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